據一項研究表明,農產品的價值50%以上是通過良好的采后加工處理來實現。而目前在澳洲堅果的采收過程中,部分種植地區(qū)由于缺乏對農產品加工的認識,對果實采后的加工處理不夠重視,采收后脫皮不及時、干燥不及時等行為,使得部分澳洲堅果果實質量不達標或產生變質。這樣不僅影響了果實的品質,還直接影響到果實的銷售價格。
如何做好澳洲堅果的采后處理,提升果實的品質?在第八屆澳洲堅果大會上,來自國內外的澳洲堅果專家將共同分享的科研成果和管理技術,就采后處理的問題開展專項討論。
云南堅果研究所所長楊斌將主持這一專題的討論。來自南非Mayo Macs PTY公司澳洲堅果技術顧問羅漢?奧福將就《南非的氣候與海拔作為地理差異的主要因素對澳洲堅果全仁率的影響評估》議題進行分享;私人農業(yè)能源工程顧問多蘭?邦吉也著重分享澳洲堅果的《采后處理與加工》 技術;陽光海岸大學研究員薩哈拉?侯賽因?白將介紹《使用高光譜成像對澳洲堅果品質和其他堅果進行無損檢測》的方法和價值,獨立實驗室主任吉姆?瓊斯也將就《澳洲堅果近紅外光譜分析》議題展開探討。
我們相信,通過與世界專家的互相學習和交流,掌握科學有效的采后處理方法,將有助于提高產品合格率,提升產品品質,增加種植者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