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河北省黃驊市了解到,為促進市食用菌產業(yè)發(fā)展,投資100多萬元的13個地臥式食用菌大棚正在建設,建成后白靈菇、平菇、雙孢菇、雞腿菇等菌類蔬菜將“住”進地臥式大棚。
土樓村有著多年的食用菌種植經驗,他們注冊成立了“玉棚”食用菌合作社,蘑菇的種植成為村民致富增收的新渠道。但傳統(tǒng)種植棚架結構簡單、粗糙,存在著季節(jié)性強、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差、投入效益比低等問題,這給種植戶帶來了風險壓力。針對這一實際,常郭鎮(zhèn)干部經過認真分析,決定在原有春暖式食用菌大棚的基礎上,再規(guī)劃出20余畝,發(fā)展地臥式冬暖大棚。為此,他們種植戶多次到趙縣、威縣等地進行參觀學習。
“現在好了,有了地臥式大棚,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樣靠天吃飯了,這地臥式大棚保溫性能高,可以反季節(jié)種植,錯開種植高峰期,高價反季銷售,每個棚年收益在5至6萬元,比原來效益翻兩番。而且,我們還可以種植像白靈菇、金針菇、杏鮑菇等一些對氣溫比較敏感的菌類,那效益就更可觀了!痹谑┕がF場,土樓村村主任鄧勝利笑呵呵地說,與普通地表式大棚相比,這地臥式大棚長效成本低,保溫性能高,不僅增加了蘑菇的附加值,還沒有病蟲害,不用打藥,屬于真正無公害、的綠色健康食品。